广西钦州加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广西钦州加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

茶叶产业是富民产业,在当前发展县域经济壮大产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。钦州市灵山县、浦北县产茶历史悠久。近年来,钦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关于做好“茶文化、茶产业、茶科技”这篇大文章的决策部署,加快推动钦州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,助推乡村振兴,笔者有幸成为钦州市茶产业发展调研组成员深入灵山县、浦北县的茶企业、茶基地调研,与茶企负责人、茶农开展座谈交流,了解当前钦州市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、存在的问题,为今后加快推动钦州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。

一、茶产业发展现状

(一)茶产业基本情况

钦州茶叶历史悠久,在西汉时期已有茶的种植和生产,现仍保存有清代老茶树资源。灵山县、浦北县作为茶叶主产区,水土资源保持较好,富硒土壤广泛分布,十分适宜茶叶种植和生产。2020年,全市茶园总面积9.07万亩,其中灵山县8.3万亩,浦北县1.4万亩,共生产茶青7.0万吨,产值4.9亿元;干毛茶总产量1.5万吨,产值6.9亿元,茶叶综合产值11.9亿元。茶树品种以福云六号、桂青茶为主,近年相继引进了云南大叶种、龙井长叶、乌牛早、桂绿1号、黄金芽等优良品种。

(二)品牌消失,高产量低效益

虽然钦州茶产业在20世纪60—70年代获得较大发展,灵山县曾发展成为我国碎红茶出口基地,1965年灵山县还被评为“全国茶叶生产标兵县”和“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”,但近30年以来,茶叶的优势逐年消失。2020年,灵山县茶叶种植面积8.3万亩,产量1.18万吨,产值才5.27亿元;而广东省英德市茶叶种植面积16.2万亩,产量1.21万吨,产值高达50.54亿元;两者效益差距巨大。经过对比和分析,弄清了钦州市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。

二、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

(一)重视不够,支持力度不大

近年来,中央、自治区都非常重视茶产业,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不断加大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。但相关职能部门及县区对发展茶产业认识不到位,对运用上级政策研究不够透彻,未能及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,缺乏产业规划引导,政企联动不够深入,品牌打造缺乏合力。茶企普遍单打独斗、各自为战,抱团发展不足,无法形成规模优势,不利于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。

(二)茶叶品种优势不强,经济效益不高

当家品种福云六号约占种植面积70%,产量虽高,品质一般;桂青品种约占种植面积20%,多数疏于管理,产量较低;引进外地优良新品种仅占种植面积10%,而且零星分散、规模小,没有形成当家态势。夏秋茶的开发利用率不高,茶叶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处于较低水平,精深加工产品少,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不够。大量茶叶以原料、初级产品或在钦州就地加工贴牌外销。这导致当地的茶产业出现了茶叶品种优势不强的问题,无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及地位,无法带动产业经济的稳步发展。长此以往,会打消茶农开展种茶工作的积极性,出现大量茶农转行的情况,制约茶产业的长远发展。

(三)组织化程度较低,产业化水平不高

钦州市茶叶生产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茶农分散种植、小作坊传统加工、小茶厂经营的模式。种植连片规模小,茶园面积达300亩以上的仅有灵山县茗桂茶业有限公司1家,大多企业茶园面积在100亩以下,50亩左右的专业种植大户不多。多数茶园分布在偏远山区,生产分散、规模较小,通常就地简易加工,交通不便,管理困难,标准化品牌化加工占比较低。全市茶产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,初级、粗包装产品占总量75%以上,精深加工产品和精包装产品较少,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阻碍了茶产业的标准化、集约化、精细化进程,难以步入规范化生产、品牌经营的发展轨道。

(四)龙头企业少而不强,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

全市茶叶加工厂130多家,具有生产许可证的20家,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仅有6家(省级1家、市级3家、县级2家),小型加工厂、家庭式作坊占比较大,企业与基地、农户的关系松散,对产业的带动性较弱。既缺乏规模化、现代化的龙头企业,又缺少打得响、叫得亮的国内国际知名茶企品牌。企业与产业之间比例失衡,出现“有产业、无龙头,大产业、小龙头”现象。钦州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位于广西前列,灵山县更是茶叶产量连续多年排在广西第一位,但茶产品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。

(五)品牌打造力度不够,公共品牌建设滞后

几十年来,钦州市各级相关部门和各个茶企在茶叶品牌整合、品牌使用、品牌管理等方面认识不深刻、思想不重视、意见不统一。虽然创建有灵螺春、石祖禅茶等自己的茶叶品牌,但规模偏小,还没有做强做大,在全国、全区的知名度不高。由于没有建立起驰名的公共品牌,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明显,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,整个茶产业总体品牌质量不高,档次偏低,没能进入广西“一花、一黑、三红、四绿”品牌矩阵,市场认可不高,很大一部分茶叶只能作为横县花茶的茶坯和梧州六堡茶的生产原料,优质不优价,市场定价权不足,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,效益不佳。

(六)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,科技支撑能力弱

科技成果在茶产业上的转化较少,技术推广应用接地不够,没有形成系统的支撑能力,这是制约当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。目前,钦州市尚未成立专门的茶叶研究机构,相关院校机构熟悉茶叶业务的科技人员也很少。与茶叶相关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,对茶叶生产缺乏必要的研究和关注。再加上,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差,创新能力弱,产业活力尚未激发出来。这与企业内部缺少创新型人才以及现有科研资金不足有一定的关系,需要积极培养人才,壮大人才队伍,并要合理筹集资金,这些都是相关企业在新时期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重点难题。

三、加快钦州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及建议

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、福建考察时指出,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,富裕了一方百姓,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、茶产业、茶科技这篇大文章,坚持绿色发展方向,强化品牌意识,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。

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要立足特色资源,坚持科技兴农,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、新业态,贯通产加销,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,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。习总书记指出,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,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,要取人之长、补己之短,实事求是找准钦州的优势,立足本土特色资源,让钦州的好山好水孕育出更多好茶。为加快培育一批“钦”字号品牌,切实推动“湾企入钦”和“钦品入湾”,建议下一步要以“七个一”工程为抓手,尽快打响一批茶业品牌,努力打造茶叶特色农业产业集群,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、实现钦州市“港、区、产、城、人”发展愿景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。

(一)落实一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

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工作专班,由一名四家班子领导牵头,以政协农业农村委、农业农村、科技、工信、财政、扶贫、市场监督、商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。牵头部门下设茶产业发展办公室,组织开展摸底调查、深入了解、研究出台促进钦州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措施,协调制定发展规划,促进部门联动,着力解决制约钦州市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重大问题,推动茶产业高质、高效发展。

(二)落实出台一个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

茶产业的高质、高效发展,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。为重铸钦州市茶产业辉煌,建议在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的基础上,研究、制定、出台一个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,建立包括用地支持、财政扶持、金融支持及创新创业等政策,设立茶产业专项资金,引导茶产业转变发展方式,建设生态茶园基地,构建标准化加工体系,打造茶叶公共品牌,促进茶产业全产业链提升。

(三)落实一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团队

1.赋能钦州市农科所、林科所、灵山县农科所、浦北县林科所,引导组建一批茶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,整合资源,成立茶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,推进产学研合作,组织茶叶生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逐步建立自主科技支撑体系。

2.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所合作。与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、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落实校(院)市合作,邀请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、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到钦州市进行实地调研,为钦州市茶产业把脉诊断,指导和帮助钦州市制订茶产业发展规划,优化产业布局,制定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。

3.与区内外科研院所联合举办茶叶种植、管理、加工、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班,为钦州市培养一批茶业专业人才,夯实创新基础,助力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。具体落实培训任务时,应充分考虑到种茶、采茶和加工处理等工作的要求,协调培训时间。新时期,当地正在尝试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培训视频,以信息共享的方式,让人才在网络渠道进行自主学习、互动交流,以此来提升人才的工作能力。

(四)抓好一批示范推广基地

1.建设品种改良示范基地。依托区内外科研力量,对钦州市野生茶树资源、古老茶园进行普查、测试、评估及利用研究,建立种质资源库,设法分离、纯化、复壮、培育出适应钦州市气候和环境的优异品种,加快开发、推广形成钦州市茶叶当家品种,建成茶叶自主品种、品系示范基地。

2.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基地。引进“英红九号”“华农181号”等新品种,建设良种繁育基地,推广良种良法种植,提升优良品种占比,打造优良品种规模种植示范基地。

3.建设生态栽培技术示范基地。借鉴广东省英德市的成功经验,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打造生态茶园,加快推进生态、绿色、有机茶标准化生产,创建生态、绿色、有机茶基地。鼓励和扶持企业申报绿色茶、有机茶产品认证,从种植环节把握茶叶质量安全,提升茶叶原料品质。当示范基地中出现产量高、茶叶质量高的优势后,就可以吸引当地茶农主动学习先进技术,转变种茶观念、创新种茶方法。

4.建设茶叶标准化加工示范基地。学习借鉴广东省英德市英九庄园的经验做法,采用先进成套自动化茶叶生产加工设备,建立智能化示范茶厂,打造以标准化为核心的工业化生产体系,实现规模化、标准化、智能化茶叶加工和数字化精准控制。灵山县、浦北县至少各筛选2家规模较大的企业,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,打造成为茶叶标准化加工基地。

(五)扶持一批龙头企业

坚持把龙头企业当作推动茶产业提升、创建茶叶品牌的主力军来抓。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。灵山县、浦北县分别选择3—5家优势企业作为重点培养对象,在政策、资金、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,推动企业壮大规模,加快标准化加工。二是引进、挖掘和培养一批有情怀、有见地、有实力的茶叶企业家,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,引导龙头企业创建茶叶品牌,积极营造本地人喝本地茶的营商环境,用心、用情、用力做好服务,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实际困难,为企业创建品牌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。三是借鉴英德“‘1+N+家庭农场’产业联合体模式”,以龙头企业为骨干,以自愿为原则,逐步把分散农户经营的茶园和小型茶叶生产企业组织起来,组建经济联合体,整合资源,形成规模经营。

(六)发展一批金融配套产业

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,加强茶叶企业“首次贷”“桂惠贷”“科技贷”等各种惠企贷款的支持,加大贴息力度。可以结合茶产业发展需求,引进和创建高效的融资平台,强化担保服务,扩大市场化融资规模,鼓励投资平台和企业采用直接投资、联合开发等方式,参与茶叶生产经营,为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金融保障。支持建立茶产业众创空间,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便利服务。

(七)落实一个茶文化创建和营销宣传队伍

1.积极提倡本地接待使用地方茶叶品牌,营造本地人喝本地茶、同心协力宣传钦州茶叶品牌的良好文化氛围。

2.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专家、学者深入挖掘茶文化,深度挖掘与钦州茶叶相关的重要历史遗址、历史事件、历史人物,在线上线下组织文化交流活动,大力弘扬茶文化。在此基础上充分展现钦州茶历史和茶文化内涵,加强传承,促进创意,扩大营销。

3.促进品牌融合发展,特别要注重茶叶与荔枝、小青柑、钦州坭兴陶、浦北瓷器等钦州品牌的融合经营,推动吃钦州荔枝、赏坭兴陶艺、品钦州名茶等文旅项目的集成经营,借助荔枝、坭兴陶等钦州名片,宣传、打响钦州市茶叶品牌。这就涉及扩大产业规模、落实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观念的环节,能顺利解决茶产业的营销难题。

4.加强业态创新,注重茶业与旅游、茶业与文化、茶业与大健康、茶业与“一带一路”的深度融合,打造一批茶叶特色产业集群,助推乡村振兴,把握趋势,逐梦未来。

五、结语

茶产业在目前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,但时代发展进程中产业的经营成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。为此,应积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,融入创新意识,找出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缺点,编制战略发展计划。关键要尝试结合当地文化来打造茶产业的背景故事,还要依托科技力量来拓宽经营渠道。政府也要发挥主导作用,提出产业扶持政策,鼓励更多高水平人才投身到产业建设中,最终真正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。


来源:浅述钦州加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[J].产业创新研究,2023,2(03).

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